大型不銹鋼鍛件一般都是經不同方式冷卻后,再經回火處理后使用,所以最后的組織是由過冷奧氏體轉變產物再加上回火后的組織構成,這種組織與性能之間的關系一般結論如下:
1.如果冷卻后會獲得馬氏體組織,經低溫回火后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塑性韌性較低。強度硬度隨鋼中碳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塑性、韌性隨之下降。馬氏體組織隨回火溫度的提高其硬度、強度下降,塑性、韌性隨之提高。一般鋼的合金元素可使回火時的強度、硬度下降較小,而對塑性、韌性也有很大改善。馬氏體經高溫回火后,則可得到均勻的回火索式體組織,其強度、塑性和韌性能夠得到最好的配合,即獲得較高的綜合力學性能。
2.如果冷卻后獲得下貝氏體組織,回火后的力學性能與淬火后獲得馬氏體不銹鋼鍛件經相同溫度回火時的力學性能相近,并有較高的沖擊韌性。
3.如果冷卻后獲得上貝氏體組織和珠光體組織,則回火后的強度較低,塑性也不好,即綜合力學性能較差。
4.如果冷卻后的組織中出現鐵素體,則回火后的綜合力學性能顯著惡化,特別是沖擊韌性顯著降低。
對于不同條件下使用的零件對力學性能的要求不同,因而對冷卻后的組織要求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