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體的超聲波檢測(UT)是確保其內部質量(如夾雜、裂紋、氣孔等缺陷)的關鍵手段,尤其對厚壁筒體(壁厚≥50mm)需采用多方法組合檢測。以下是系統化的檢測方法及技術要點:
1. 檢測標準依據
常用標準:
國內:NB/T 47013.3-201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國際:ASME Sec.V Art.4、ASTM A388/A388M(大型鍛件UT)
行業特殊要求:API 6A(井口設備)、RCC-M(核電)
2. 檢測方法選擇
(1) 縱波直探頭檢測(厚度方向)
適用場景:檢測筒體徑向缺陷(如白點、夾雜)
參數設置:
探頭頻率:2~5MHz(厚壁優選2.25MHz)
晶片尺寸:Φ20~30mm(保證近場區≤1/4壁厚)
靈敏度:平底孔基準(如Φ3mm,埋深與壁厚成比例)
掃查方式:
100%覆蓋,螺距≤探頭直徑的1/2
周向、軸向雙方向掃查(避免漏檢橫向缺陷)
(2) 橫波斜探頭檢測(焊縫/近表面)
適用場景:檢測環焊縫或近表面缺陷(如裂紋、未熔合)
參數設置:
探頭角度:45°~70°(K1~K2,根據壁厚調整)
折射角校準:用CSK-IA試塊調整入射點與K值
掃查方式:
鋸齒形掃查(前后移動±10mm)
偏轉掃查(±10°以檢測不同取向缺陷)
(3) 相控陣超聲檢測(PAUT)
優勢:可動態聚焦、多角度掃描,適用于復雜幾何體
參數設置:
陣元數:64~128(厚壁需高通道數)
扇形掃描范圍:45°~70°,步進≤1°
數據成像:
B掃描(厚度方向剖面)
C掃描(平面視圖,色標顯示缺陷深度)
3. 耦合與校準
耦合劑:高溫型(如甘油)用于預熱工件(>50℃時),常規用水基凝膠
校準試塊:
縱波:CS-2(平底孔試塊)或IIW2(厚板試塊)
橫波:CSK-IA(斜探頭校準)
靈敏度校準:
基準波高80%屏高,信噪比≥6dB
4. 缺陷評定與驗收
缺陷定位:
深度計算:ΔT = (缺陷回波時間-始波時間)×聲速/2
聲速校準:碳鋼縱波聲速5920±30m/s
缺陷定量:
當量法:對比試塊平底孔回波幅度
測長法:6dB降落法(缺陷長度≥波長3倍時)
驗收標準(以ASME VIII為例):
不允許缺陷:
單個缺陷>Φ6mm當量
密集缺陷(間距<20mm且總長>壁厚1/3)
裂紋類線性缺陷(任何尺寸)
可接受缺陷:
單個Φ3~6mm,且間距>3倍缺陷直徑
5. 特殊問題處理
粗晶材料檢測:
改用低頻探頭(1~1.5MHz)
增加濾波抑制草狀回波
曲面補償:
使用弧形探頭(曲率半徑匹配筒體±10%)
軟件校正(PAUT自動補償)
高溫檢測:
采用高溫探頭(耐溫≤300℃)
延遲塊材料選用耐熱陶瓷
6. 報告與記錄
必備內容:
檢測位置圖(標注缺陷坐標)
缺陷參數(當量大小、埋深、長度)
耦合劑類型、儀器型號(如奧林巴斯EPOCH 650)
數據存檔:
原始A掃描波形(帶時基標記)
PAUT的C掃描圖像(分辨率≥300dpi)
案例參考
某核電筒體檢測(壁厚150mm,材料SA-508 Gr.3):
采用縱波+PAUT組合,發現Φ4.2mm夾雜群,經解剖驗證誤差<0.5mm。
通過鍛件熱處理后復驗,缺陷無擴展,判定符合RCC-M MC3000標準。
通過規范化的UT流程,可有效控制厚壁筒體鍛件內部質量風險。對于關鍵設備(如反應堆壓力容器),建議增加TOFD(衍射時差法)或X射線數字成像(DR)作為補充驗證。